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内师要闻 > 正文

我校在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佳绩

时间:2025-08-03 浏览量:

本网讯 近日,由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内蒙古科技馆、内蒙古科技教育和创新服务中心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内蒙古赛区复赛在内蒙古科技馆举办。大赛设置“创意作品”和“科普实验”两类项目,重点围绕“智慧·安全·环保”三大主题,重点关注前沿科学技术、公共安全健康等领域科研应用与普及,考查青少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能力。大赛创意作品项目面向大学组和中学组分别设置“人机协作”和“科技改变生活”主题,科普实验项目面向中学组设置“未来太空车”主题。

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参赛队伍的“AI融合多模态的负离子自动检测技术”和“M-Scan天眼—四级联毫米波工业金属轮廓透视仪”作品荣获内蒙古赛区复赛创意作品项目—人机协作大学组一等奖,并在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分别荣获全国二等奖和全国三等奖。

获奖作品 

作品名称:AI融合多模态的负离子自动检测技术

团队成员:李思瑶、李佳垚

指导教师:王帅

作品简介:本项研究在技术领域攻坚克难,研发出一种高安全性、低成本、高精度,便携简便、检测灵敏、应用广泛的氟离子检测技术。利用一种新型合成的苯并噻唑衍生物荧光分子探针,开发一套基于AI颜色识别与自动控制的氟离子检测系统,通过改进ResNet-34模型精准判断溶液从无色到浅紫色的渐变终点,配合实现丝杆滑台和注射泵实现自动高精度控制,构建低成本的便携式设备。该系统可替代传统依赖昂贵仪器或人工判色的检测方法,为内蒙古等高氟地区基层单位提供快速、可靠的氟离子检测方案。

作品名称:M-Scan天眼—四级联毫米波工业金属轮廓透视仪

团队成员:李思昊、刘佳军、李嘉纬、徐昊德(内蒙古工业大学)

指导教师:杨帆

作品简介:本作品设计了一款由四级联雷达板+数据采集板,铝型材伺服电机扫描装置构成的四级联毫米波工业金属轮廓透视仪。传统金属物体检测手段(如X射线、金属探测器)存在辐射风险、无法显示轮廓或易受环境干扰等问题。本项目旨在利用‌77GHz毫米波雷达的高分辨率与穿透性‌,结合轻量化扫描结构,实现‌非接触式、无辐射的金属物体轮廓快速扫描‌,满足安检场景中对隐蔽金属物品(如刀具、电子设备)的高效识别需求,同时可拓展至工业金属部件检测等领域。

本次获奖不仅是对参赛队伍创新能力与协作精神的肯定,也彰显了学校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成效。未来,学校将持续支持学生参与科普创新活动,鼓励更多青年学子以科学为翼,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翱翔,让科普与科创的活力在校园持续迸发。

图文:团委

编辑:燕书羽 初审:刘燕荣 复审:云桦 终审: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