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内师要闻 > 正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师生学习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时间:2025-10-24 浏览量: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点击文字查看)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一图速览(点击文字查看)

未来五年,我们将建设这样的中国(点击文字查看)

 师生热议 

党委书记 李树林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即将开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关键时期的重要节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万众期待、举世瞩目的历史性盛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作的说明和重要讲话,统揽全局、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

“十五五”时期,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要性愈益凸显。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而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站在新的起点上,全校上下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结合工作实际,把对全会精神的认识理解作为学校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制定“十五五”规划的根本遵循,大力培育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主动融入自治区基础教育提质升级,以“人工智能+教育”加速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时代课题,为服务自治区两件大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委副书记、校长 张军

这次全会是在“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即将启航的关键节点召开的重要会议,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承前启后阶段。全会不仅系统总结了成就,更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

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作为“十五五”时期重点任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现代化进程和强国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

全会精神内涵丰富、催人奋进。内蒙古师范大学将紧扣师范核心使命、立足全区工作大局,主动担当作为,以“人工智能+”为战略支点,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为导向,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与内蒙古自治区“五大任务”需求,探索教师教育体系转型升级路径,深化本科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同频共振的高质量师范人才培养新格局,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北疆创新动能。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王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未来五年我国发展举旗定向,是一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大会。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院首要政治任务。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全会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全院师生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带头深入学习、精心组织部署、狠抓工作落实、营造浓厚氛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把“十五五”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规划好、实施好,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担当与作为。

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院长 张瑞军

谋局先谋势,谋定而后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表述令人瞩目。全会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根本动力、根本目的、根本保障等。这是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路线图”。“六个坚持”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首要原则,这是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延续了五年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的原则。“坚持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突出了发展的主题。“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体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坚定决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彰显了强化底线思维、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深远考量。这些指导思想和重大原则,是推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与“魂”。把握好“纲”与“魂”,各项事业就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行。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副院长 袁刚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基础,擘画了未来五年国家发展宏伟蓝图,意义重大。蓝图既定,大道如砥,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如磐、责任在肩,既要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更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为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理论基础,服务国家战略和自治区两件大事贡献智力支撑。

科学技术史研究院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党支部书记 王吉辰

近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受鼓舞,倍感责任重大。“十五五”时期作为实现教育强国宏伟目标的关键五年,要求我们必须打破壁垒,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我们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将全会精神与黄大年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于课堂教学、科研创新和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既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又怀揣报国之志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实际行动回应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化学党支部书记 赵斯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令人倍感振奋,会议擘画的“十五五”发展蓝图中,“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等部署为高校科研与育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环境化学党支部书记以及多年从事环境功能材料研发领域的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我深切体会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保证,正是在党的战略指引下,我国环境科技领域才能在污染治理、资源循环等关键方向持续突破,为美丽中国建设筑牢技术根基。

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丽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人员,我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我们要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机遇,既要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又要聚焦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产业化应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区域现代化发展,让科研成果切实服务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民族学人类学学院讲师 刘燕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擘画了“十五五”发展蓝图。作为高校一线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到全会对“十五五”规划的谋划部署将为我们的工作指明新的方向。作为社会学系主任和科研工作者,肩负配合学院推动专业“高质量发展”的职责。下一步,社会学系将努力对接“十五五”国家需求,优化培养方案,进一步推进社会学“自治区一流专业”建设;同时,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课题等科研项目更好地服务社会需求,实现科研成果对教学的有效反哺。

文学院2024级博士生 郭鹏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的发展定向领航,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名文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我深受鼓舞,更深感使命在肩。我将立足于学习与科研实践,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努力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周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聚焦“十五五”规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的发展蓝图,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我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将其与专业相结合,积极宣传全会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新闻传播学院2023级本科生 管嘉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新蓝图,令人倍感振奋。作为一名新闻传播学院学生,我深感责任千钧。我将努力钻研专业知识,积极拥抱媒体融合发展,锤炼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真本领,为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贡献青春力量,在边疆教育沃土上书写新答卷。

来源:新华社 人民日报 师生代表 

编辑:燕书羽 初审:刘燕荣 复审:云桦 终审: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