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内师要闻 > 正文

我校教师团队制作的实践资源入选教育部“2025‘大思政课’手绘地图”

时间:2025-09-05 浏览量:

本网讯 近日,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项目成果“2025‘大思政课’手绘地图”正式发布。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爱华领衔,并联合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部分师生、包头市九原区第三中学教师曹玥及学生团队、“阿拉善盟东风航天城”实践基地共同创作的思政实践教学资源成功入选,彰显了我校在思政课实践育人领域的创新成果。

深耕实践育人,服务国家战略

团队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东风航天城”这一国家航天事业重要基地为实践载体,通过实地采风、史料挖掘和艺术创作,将航天精神、民族团结与边疆发展等思政元素融入作品。6份提交作品中,既有航天科技成就的生动呈现,也有内蒙古自治区在筑牢祖国北疆安全屏障中的时代担当,为全国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兼具地域特色与时代内涵的优质资源。

校地协同创新,彰显专业特色

此次入选是我校深化“大思政课”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刘爱华团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联合基础教育教师与工学、教育学专业学生,打造“高校+中小学+实践基地”的协同育人模式。作品用活用好思政内容,实现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获教育部“数字地图”项目组高度评价。

助力资源建设,赋能思政课堂

教育部“大思政课”数字地图已汇聚5000余个实践基地资源,我校团队作品的入选,不仅为全国师生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教学范例,更推动了我校与阿拉善盟东风航天城的长期合作。学校将以此次成果入选为契机,持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打造更多“行走的思政课”品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内师力量。

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燕书羽 初审:刘燕荣 复审:云桦 终审: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