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交流学院讯活字印刷术自古便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之一,3月28、29、30日下午,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的语言实践与文化体验系列活动,来到了内蒙古大漠文创园“活字印刷”体验馆,淡淡油墨味带领着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学生回到过去,感受我们古老文化原始的魅力。
刚一入座的国际学生就被眼前的活字印刷板、甲骨文所吸引,同学们一边听老师介绍活字印刷的起源与发展,一边悄悄伸手摸了摸面前的活字,没想到蹭油墨,引得大家忍俊不禁。
讲解之后,老师们示范如何涂抹、固定纸张和滚刷。同学们边看边学,很快就掌握了方法,按照老师的上墨、铺纸、按压的方法,上手做起来,但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最初的作品不是边缘太浅了没印好,就是纸张没扶稳。同学们并没有气馁,互相帮助协作,一首首诗词跃然纸上,得到了老师的称赞,大家兴奋不已。
随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一台有着70多年历史的凸版印刷机印刷明信片。
老师将提前做好的明信片模板放在凸版印刷机上,铺好书签纸,使劲摇动凸版印刷机的摇臂,模版上“Happy Teacher’s Day”图样就印在书签上了。“真是太神奇了!”围在凸版印刷机旁的国际学生们惊呼道。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位学生都亲手为自己印刷了一张个性明信片,他们如获至宝,异口同声地说道:“这张明信片是我们自己印刷的,真正的特别的明信片呀。”
最后,同学们来到大漠的镇馆之宝面前,一排排摆放整齐的铅字,据介绍,这里保存着五万余铅字,老师对于馆内铅字的数量、摆放形式耐心讲解,如数家珍,极具亲和力的讲解赢得国际学生的阵阵掌声。



(图/内蒙古日报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