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指示,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树立科技报国志向,9月15日,由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讲述前辈故事,弘扬科学精神,播撒科学种子”科学家精神报告校园巡讲活动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赛罕校区和盛乐校区成功举行。活动以专题讲座的形式,邀请科学家身边人讲述真实感人的事迹,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的科学家精神。内蒙古自治区科协副主席赵远亮、内蒙古科技馆副馆长永青、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校长贾美林出席活动。


在赛罕校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辛业芸作为主讲嘉宾,作题为“袁隆平的故事”的专题报告。作为袁隆平院士生前工作助理,辛业芸长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是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核心骨干,曾参与“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重大课题,并助力超级杂交稻实现亩产1100公斤、1200公斤的重大突破。她还整理出版了《袁隆平口述自传》《袁隆平画传》等著作。报告中,她结合25年伴随袁隆平科研的亲身经历,生动讲述了“杂交水稻之父”从攻克“三系法”、研发“两系法”与超级杂交稻,到推动该项技术惠及全球70多个国家的科研历程,深情诠释了袁隆平“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的崇高理想。

在盛乐校区,吉林大学教授任波担任主讲,以“黄大年的故事”为主题,与师生共同回顾黄大年教授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怀揣“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之信念、毅然回国奉献的报国之路。任波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生前好友与同事,是中宣部、中组部黄大年事迹报告团成员,长期致力于传承和弘扬黄大年精神。她生动讲述了黄大年带领团队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白手起家、搭建平台、培养人才、突破关键技术的感人经历,展现了他“以身许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仍坚守科研一线的动人精神。

本次活动为学校进一步深化科学精神教育、营造崇尚科学的优良学风注入新动力,有效激励师生以科学家为榜样,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科技事业接班人。


图片:韩占文 燕书羽 文字:科学技术处
编辑:燕书羽 初审:刘燕荣 复审:云桦 终审: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