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中共党史党建学”正式成为一级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科迎来重大发展机遇。2022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全国首家中共党史党建学院。继中国人民大学之后,2024年10月内蒙古师范大学成立全国第二家实体性、成建制的中共党史党建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前身内蒙古师范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现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拥有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2025年获批中华民族共同体交叉学科建设试点。建校70余年来,学校秉承“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的校训,已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31万余人。
1959年9月,内蒙古师范学院正式成立政治教育系,设中共党史教研室,次年开始招收中共党史专业本科生,修业年限四年。1971年学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马列教研室承担主要教学任务,并下设中共党史教研组,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曾先后开设过“社会发展史”“中国新民主主义史”“中共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课程。1979年,经内蒙古党委批准,内蒙古师范学院政教系中共党史学科首次招收研究生,学制两年。1994年,获中国革命史硕士学位授予权。伴随着学科发展,内蒙古师范大学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共党史研究师资力量,如郝志模、阿明布和等。历经数十年风雨洗礼、接续奋斗,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具备了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和厚重的历史科研积淀。

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是继中国人民大学之后,以中共党史党建学命名,一体化推进学科专业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智库建设的实体学院。成立学院,目的是顺应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需求,发挥学校在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领域的底蕴优势,进一步整合学科专业资源,打造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学术平台和新型高端智库。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内蒙古丰富的党史党建资源,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等专业优势和平台优势,整合调动高素质专业化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队伍力量,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体系化、学理化,积极推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登高望远,潮平岸阔。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学院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深化建设:一是立足师范本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精神,把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奋斗的理论和实践讲深、讲透、讲活,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党建法宝作用融入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把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办学治校的精神力量,支撑和打造高水平思政课“金课”,加强高质量人才与学科资源体系建设,培养一批适应党和国家发展需求、党史党建理论功底扎实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服务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二是立足大学本职,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跨学科优势特色,打造高水平学科平台,积极发挥高等学校作为党史党建工作重要阵地作用,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专业水平卓越、自主创新能力强、师风师德高尚的党史党建人才队伍,不断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三是立足内蒙古本位,利用内蒙古红色学术资源优势,深化协同研究,挖掘地方特色,不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促进成果有效转化,努力为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及地方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智力支撑,推动形成政治过硬、专业精深、结构合理、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中共党史党建学教研重镇,走出一条扎根中国大地、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发展新路。
来源:人大党史党建研究院
编辑:刘燕荣 初审:刘燕荣 复审:云桦 终审:王志强